肉鴿抗病能力強,平常很少生病,特殊環境易感染以下2種疾?。?span class="Apple-converted-space">
(1)副傷寒。預防:氣候和環境變化時,飲水中須添加劑量為80萬單位的注射用青、鏈霉素各3支.混入15千克飲水中,連用3天。治療:①在飼料中混入0,3%的四環素族類抗生素及氯霉素(以金霉素最佳),連喂5~7天。②在飼料中混入0.3%的磺胺;甲嘧啶及同等量碳酸氫鈉,連喂3天。另外,呋喃類藥物對此病也有較好的治療效粟,但易中毒,應慎用。
(2)副粘病毒。每年接種副粘病疫苗2次。具體做法是:先用雞新城疫Ⅳ系弱毒苗飲水.同時再給每只鴿注射1毫升油乳劑滅活苗。有條件的地方,用鴿專用副粘病毒疫苗效果更佳。一旦發病,除接種抗體外,還應深埋死鴿,每天消毒1次,以徹底滅絕病源
二、防病、治?。?span class="Apple-converted-space">
1.副傷寒:預防:氣候和環境變化時,飲水中添加青霉素和鏈霉素,劑量為80萬單位注射用青、鏈霉素各3支,混入15公斤水中,連用3天。治療:(1)四環族類抗生素及氯霉素0.3%(以金霉素為最佳)混于料中,連喂5-7天。(2)磺胺二甲嘧啶加同等量碳酸氫鈉的混合劑,按0.04%劑量混合于飼料中,連喂3天。
2.副粘病毒:每年接種副粘病疫苗2次。具體做法是:先用雞新城疫四系弱毒苗飲水,同時再按每只鴿注射1毫升油乳劑滅活苗。有條件的地方,如用鴿專用副粘病毒疫苗效果更佳。除接種抗體外,還應深埋病死鴿,每天消毒一次,以徹底滅絕病源。
鴿病預防
1.鴿的發病原因 鴿病發生的原因有三條:一是致病生物的侵害。主要是受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侵害使肉鴿發病。二是營養性因素所致。如飼料品種單一,營養配比不當,飼料發生霉敗和污染。三是環境所影響。如飼養管理不善,空氣污濁,濕度過大,鴿舍衛生差,冬天賊風侵襲,夏天暴曬酷熱等。
2.病鴿的鑒別 早期鑒別病鴿的要領是抓三看:一看精神。精神異常是病鴿早期的先兆癥狀,是疾病表現的一個最敏感的因素。健鴿表現精神飽滿,活潑好動,反應機警,不時地理毛和走動,休息時間短暫,雙眼有神,口鼻清亮;而病鴿與健鴿相反,精神沉郁,反應遲鈍,羽毛蓬亂,不愿走動,雙眼遲呆,眼角和鼻孔有粘稠分泌物附著。二看食欲。健鴿食欲旺盛,采食極快,開喂時群養鴿則飛集食槽,急不可待;籠養鴿則攀籠展翅,伸頭搶食。病鴿表現食欲減退,采食緩慢,病癥輕者吃食少許,重癥者食欲廢絕,采食中止,甚至開喂時對飼料毫無反應,不予理采。三看糞便。健鴿不時排糞,色形正常,不帶異臭,病鴿排糞減少,糞便稀粘,呈黃綠色常帶惡臭,甚至夾帶粘液和膿血,或混有消化不全的食物碎片。
3.鴿病預防的方針和原則 鴿病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,堅持綜合防制的四條原則, 即做到環境綜合治理;營養科學全價;凈化常緊不懈;管理制度規范。
4.鴿病預防措施
(1)實行飼養管理規范化:做到飼養標準化;合理設計鴿舍;實行分群管理(參考上述各項)。
(2)建立健全衛生防疫制度:防疫衛生制度是鴿場防病的法定文書,是預防鴿病的行政 技術保證。必須把貫徹鴿場防疫衛生制度作為養鴿場興衰存亡的大事抓好。
鴿體衛生制度:包括籠舍衛生及定期洗浴,并通過藥浴清除體外寄生蟲。
鴿舍衛生制度:包括洗潔掃除,配齊衛生設施。如通風換氣設施,防暑降溫防寒保溫設施,可因地制宜設置,鴿舍地面和鴿籠底面應是網眼籠底;設置病鴿隔離籠和隔離舍等。
隔離消毒制度:包括病鴿的隔離治療及引進鴿的隔離觀察檢疫,鴿舍的定期消毒,鴿具的清洗消毒等。
人員的更衣消毒制度:凡入鴿舍人員都要更衣更鞋,經周身紫外線消毒及鞋底化學藥品消毒。
鴿群的免疫、驅蟲、檢疫制度:喂鴿的飼料和飲水必須經過檢查,符合衛生質量標準, 方能喂用。
對四周環境的要求:本場外的任何動物特別是鴿和其它禽類不得帶進鴿場,本場職工也不得在生活區、辦公區內養鴿、養禽。